沐鸣登录网站_在街头拍照,如何能不被人打?
有这样一类问题困扰着不少朋友:
- 在街头拍照拍到了陌生人,算是偷拍么?
- 会不会侵权?
- 拍摄陌生人如何避免对方反感?
- 街头拿出相机拍照感到尴尬怎么办?
目前手机拍照有 50% 以上都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,有意或无意总会有陌生人入镜,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,愉快地制造图像?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。
在摄影实践中,情况不总是如法律那么冷冰冰或是道德那么高高在上。中国的摄影师严明在「一席」演讲中披露了自己《大国志》中许多照片的拍摄故事,下面摘录几例。
1. 「你拍嘛你拍嘛!」
乌江边上,严明被这个矮胖的大妈手上拿着的挂着的鱼所吸引,远远跟着她。跟了一段距离后,大妈不耐烦了,拿着鱼背过头去,说到:「你拍嘛你拍嘛!」
△ 严明,选自《大国志》
2. 「微微笑了一下,原谅了我」
在广东一条江边,北方大汉采了一朵小花。他的余光发现了严明,回头的那一霎那拍了这张照片,后来他微微一笑,原谅了摄影师(突然闯入的镜头)。
△ 严明,选自《大国志》
3. 「后来我们成了朋友」
这位发型高耸入云的女士,是江上游船的老板娘,拍照的时候严明不认识她。后来展览时这位女士兴致勃勃地和这张照片合影,严明和她成了朋友。
△ 严明,选自《大国志》
4. 「我也是拍照的」
严明于山西晋城遇到的同行,在小镇影楼工作的青年。他主动摆出平时经常用到的姿势。
△ 严明,选自《大国志》
再来看原画册摄影师韩松近年的一些作品。
5. 「被默许偷拍」
冰岛拍摄的小孩,实际上是没有经过允许的「偷拍」,拍摄动机是灰白色的背景和显眼的羽绒服之间的强烈色彩对比。小孩转过头来后,笑了笑,欣然接受了我的拍摄,同样接受拍摄的还有他的父母。这算是默许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冰岛
6. 「反正都是摆拍」
成都老茶馆,被镜头围攻的女模特,在连续的摆拍后显出疲态。整个茶馆沉浸在「摆拍」的氛围中,任何人都在拍照,模特摆拍着,不介意被人拍。因此拍这张照片就不存在陌生人的压力了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成都
你看,摄影师非但没被打,还与之发生了有趣的交流。这就是摄影师的浪漫吧。
在讨论这个街头摄影的问题时,许多朋友会不自然陷入「敢」与「不敢」的二元对立,其实摄影师本人的胆量与情绪,也是照片的一部分。
1. 侵略型摄影师
第一个想到的是被称为暴力街拍大师的Mark Cohen,他的拍摄方法是「盲拍」──先设置好相机,在路人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,粗暴拍摄,甚至带着强烈的闪光灯,随后扬长而去,留下一脸茫然的路人。
△ 拍照中的Mark Cohen
△ Mark Cohen
△ Mark Cohen
无疑这种拍摄方式是带有侵略性的,甚至招来了警察质问。《一个暴怒的男人》,被拍摄者因为觉得马克•科恩侵犯了他的肖像权而向他挥拳。
△ Mark Cohen
2. 交流型摄影师
日本摄影师濑户正人在地铁和电车上的作品《静音模式》获得日本摄影最高奖项──木村伊兵卫奖,但也因为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明显的肖像偷拍而备受争议,因为这个原因,手机和相机的静音快门在日本被取消。
△ 濑户正人,选自《静音模式》
后来濑户正人「改邪归正」成为了交流型摄影师。例如这组《picnic》,一组在公园野餐的情侣摄影,都是预先交流并获得同意后的作品。当然,这些照片所呈现出来的情绪,就与那种被入侵后的「愤怒」和「不知所措」,以及偷拍中的「不知情」完全不同。
△ 濑户正人,选自《picnic》
△ 濑户正人,选自《picnic》
△ 濑户正人,选自《picnic》
3. 害羞的摄影师/旁观者
大多数摄影师,包括原画册韩松,都以折中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,更像是旁观者。想必暴力街拍,多了些察言观色和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敬畏,但又远远未到在街头和人打成一片的程度。
典型的摄影师还有中国的刘涛。从他的照片看不出来对场景的惊扰,而是作为旁观者,寻找巧合和戏剧性。
△ 刘涛
△ 刘涛
△ 刘涛
△ 刘涛
摄影师的情绪,也被写进了照片里,不管哪种摄影师,自己的拍摄状态和对方的反应都称为照片的一部分,被记录下来。
1. 规避目光法
承认自己的胆怯害羞吧,更何况还有侵权的问题需要规避。不露脸、背影、小比例人物都是常用的方法。
于上海拍摄的《地铁人物》,以「站着的乘客」视角拍摄,避免被拍摄者的目光和正面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上海,选自《地铁人物》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上海,选自《地铁人物》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上海,选自《地铁人物》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上海,选自《地铁人物》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上海,选自《地铁人物》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上海,选自《地铁人物》
于柏林犹太人纪念碑拍摄的人物背影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柏林
街头拍摄,通过反光镜反射场景,避免了目光直接交流,同时造就了奇异的场景。
△ 韩松 / 摄,iPhone x,厦门
2. 空场景法
预设好场景,将镜头对准某个角落,此时是「空场景」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,人物「闯入」场景中,这种拍摄方法比镜头直对着某个人跟踪拍摄要自然很多。这种方法拍摄的街头摄影通常人物被干扰较小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伦敦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日本
3. 打成一片法
这组 2017 年曝光率很高的照片就是典型,当时用泡泡「贿赂」了小朱利安四兄弟,在一起欢乐玩耍,抓拍和摆拍便都不是问题了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冰岛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冰岛
关于「打成一片」,面对不同国家、不同年龄段、不同性别的人群,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。总的来说,与孩子比较容易打成一片:
△ 韩松 / 摄。iPhone 5c。土耳其马尔丁
与老人比较容易打成一片: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莫斯科。老人主动打招呼,拍完照时候我们说了句「You are bbeautiful」
相比之下,中青年就要有防备心一些。
而不同文化背景下,人们和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也不一样,例如日本人、芬兰人就要含蓄一些,而土耳其人巴不得你去拍他呢。包括土耳其妹子,都时不时抛来媚眼,想要入镜。
4. 安全距离跟拍
受 Paul Graham 的作品《A Shimmer of Possibility》启发,在上海拍摄这一组照片:客观记录了一位城管在街头辛勤工作的几分钟。由于隔街拍摄,又是侧面表现,拍摄时候不会有尴尬和恐惧。更不商用,不存在侵权问题。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上海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上海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上海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上海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上海
△ 韩松 / 摄 / iPhone 7p 上海
这还真是一个灰色地带。
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,所谓纪实摄影「抓拍」,其本质和「偷拍」无异,因为摄影师大多情况下并未征得被拍摄者的同意。在这种前提下,在任何场合下,只要照片遭到被摄者的反对,那么就属于侵犯隐私权。
那这还让不让人拍了?所有的照片都必须是摆拍或在摄影棚里拍摄,才是理论上百分之百合法的?
不必过度紧张。试想,自己翻翻手机,聚会、旅游,甚至是无意中拍的很多照片,实际上都存在大量的陌生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,如果照此标准,未免太过严苛,甚至大多数人拍的照片都将在法律上不成立。
国外相关纠纷的判例中,一般将摄影场所分为「公共视野」(Public view)和「私人场所」(Private Place),公共场所中拍摄的景象和肉眼看到的景象本质没有区别,所以不构成侵权。而采用不正当手法对私人场所进行拍摄,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。当然,在公共场所用超长焦对私人场所进行「窥视」也是不允许的。
真正的灰色地带通常在,肖像权和商业用途之间的界限,以及对名誉权的界限上。拍摄的肖像未经授权不得商用已是共识,那么发布到自己的个人网站,并且这个网站能间接盈利是否构成侵权?如果是个人收藏、新闻发表、展览等又如何界定?又如,照片有诋毁、丑化、诽谤被摄者,给对方带来困扰和损害算是侵权,那么把一个陌生女人「拍胖了」导致她形象受损算不算呢?这些灰色地带,留给法律来解决。
笔者给出了简单的行事法则:
- 拍摄陌生人时,人物多是点缀(规避肖像权问题);
- 涉及识别性较强的人物时,未经允许绝不商用;
- 拍摄时不侵犯、不强求、不丑化;
- 可能的情况下得到被摄者的默许;
- 自己的衣着低调一些,不要穿摄影马褂;
- 言行举止礼貌,以不给人添麻烦为第一要义。